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(834683)用十年左右的時間,從賣鞋毅然決定轉型,成為中國紙尿褲行業(yè)的、中國國產紙尿褲的標志性企業(yè)之一,同時也成為新三板“紙尿褲股”。
從賣鞋到賣紙尿褲
作為一家靠賣紙尿褲發(fā)家、壯大的企業(yè),“他”其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做紙尿褲。資料顯示,“他”的前身為福清天使鞋業(yè)有限公司,顧名思義,是個做鞋的企業(yè),而企業(yè)踏入紙尿褲行業(yè)是在2005年。
可能好多人會好奇,為什么會從做鞋跨入紙尿褲行業(yè)呢?掘金三發(fā)現(xiàn),其 “玄機”在轉型上。
爹地寶貝董事長及品牌創(chuàng)始人林斌曾在接受媒體時說到,“2005年以前,我們是做拖鞋的,但后來受到大環(huán)境影響,生意越來越難做,我就在思考今后的方向在哪里?繼續(xù)做這行,估計生存都會很困難;如果不做這行,轉型做什么?在一次無意的報道中看到,嬰童產品發(fā)展越來越快,后來通過市場調研,發(fā)現(xiàn)了嬰童行業(yè)的巨大前景,特別是作為嬰童行業(yè)的快消品-紙尿褲,更是存在潛在的消費能力,于是就決定轉行做嬰童用品。”
于是,一家中國國產紙尿褲的標志性企業(yè)就這樣“誕生”了。
前兩年,爹地寶貝主要推出了的中高檔母嬰護理用品,為布局國內市場扎下了堅實的基礎,形成了以華南、華東等沿海地區(qū)為主要陣地的銷售布局。
之后,快速布局網絡營銷“基地”,將網絡營銷快速滲透至全國,為品牌深入中國廣大消費者打下網絡根基;此后并以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,提升市場美譽度,提升產品品牌形象,調整產品結構等方式快速“破局”,成為中國紙尿褲行業(yè)的。
2015年12月,爹地寶貝正式掛牌新三板,成為“紙尿褲股”,同時也是少數代表創(chuàng)新層企業(yè)之一。十年左右的時間,從零開始,靠賣紙尿褲成功登陸新三板創(chuàng)新層。目前,“他”的市值為4.68億元。
掘金三板注意到,掛牌以來,爹地寶貝共發(fā)起了兩次股票發(fā)行計劃:1.掛牌當月發(fā)布股票發(fā)行方案,募集總額3131.2萬元;2.目前,爹地寶貝擬計劃以每股人民幣3.9元-5元的價格融資額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紙尿褲作為日用品中的快消品企業(yè)類別,其運作模式是有別于其他快消品的,目前我國紙尿褲市場發(fā)展模式主要有經銷商代理制、嬰童連鎖直供、KA直營、線上互聯(lián)網電商運作、微商運作模式,而上述運作模式爹地寶貝都有采用。
據其2016年半年報顯示,國內銷售主要分為經銷商、電子商務、OEM 和點對點原材料銷售四種形式:
一、公司通過經銷商分銷到達商超、連鎖母嬰店等終端,再由其終出售給消費者的經銷模式;
二、公司利用線上渠道天貓、淘寶網、京東商城、一號店等B2C網上交易平臺,通過開設直營網店或授權淘寶店、天貓商戶經銷的電商模式;
三、公司以OEM方式生產,為出口貿易商和電商品牌提供貼牌產品。
四、除了為出口貿易商提供的貼牌產品由其出口銷售之外,爹地寶貝有少量產品以自主品牌“爹地寶貝”銷往韓國、巴基斯坦、尼日利亞等亞非國家。
而隨著人口高峰、老齡化及政策紅利加速,市場需求也不斷加大,換句話說,這也意思著爹地寶貝所站的“風口”也越來越大。
然而,雖然“風口”越來越大,但一線城市中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大部分被恒安、寶潔、花王、金佰利、尤妮佳等國際知名品牌所占據,其他本土企業(yè)的進入門檻較高;而二、三、四線城市的中低端紙尿褲產品生產企業(yè)數量較多,品牌集中度較低,價格競爭激烈;一些國際知名品牌開始向中低端市場滲透。
品質超越花王等國外品牌的國產紙尿褲之一
2016年9月30日7點28分中央二套《消費主張》播出了你不了解的中國制造——紙尿褲。
奶粉和紙尿褲,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關注的產品。《消費主張》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花王、好奇、幫寶適、媽咪寶貝等外國品牌的紙尿褲很受歡迎,人們認為這些外國產品的透氣性、吸水性、舒適性都比國內產品要好。
2016年9月,《消費主張》記者選購了10款不同國家、不同品牌的紙尿褲產品,邀請黃女士、黎女士以及其他幾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寶寶親自體驗比較一下。10款產品中,外國品牌產品5款,中國品牌產品也是5款(分別是安兒樂、爹地寶貝、倍康、名人寶寶、吉氏)。
早期中國品牌很難與國際一線品牌抗衡,只能采用彎道超車的方法,以不起坨、不斷層的超薄產品作為差異化切入點,沒想到在技術上取得了創(chuàng)新突破,并逐漸了整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這次測試中采用了安兒樂、爹地寶貝、倍康、名人寶寶、吉氏等5個品牌,整體表現(xiàn)明顯優(yōu)于國外品牌。
紙尿褲柔軟性盲測
我們請10位媽媽戴上眼罩,在看不見任何品牌的情況下,單純用手來撫摸這些紙尿褲,分別挑選出3款自己滿意的產品。
摘了眼罩,現(xiàn)場公布紙尿褲柔軟性盲測結果,我們看到,10位媽媽一共選出了30片紙尿褲,其中外國產品12片,中國產品卻達到了18片!
這個結果,讓媽媽們感到十分驚訝!但也有人提出,柔軟、輕薄只是考量紙尿褲的一個方面,更重要的還得看用起來是不是靠得住。好,體驗繼續(xù)——
紙尿褲實際使用體驗
寶寶運動會開始啦!
我們用抽簽的方式請1號至5號寶寶穿上中國品牌紙尿褲,6號至10號寶寶穿上外國品牌紙尿褲,然后開始跑步!
到達終點后,10款紙尿褲均沒有出現(xiàn)掉落的情況。
接下來,10位寶寶又進行了滑滑梯和搖木馬比賽。后,是一場高難度的足球賽!
比賽結束了,寶寶們現(xiàn)場脫下紙尿褲——
有兩位媽媽表示,她們寶寶穿的外國產品均出現(xiàn)了起坨現(xiàn)象。另一位媽媽更是發(fā)現(xiàn),寶寶穿的外國紙尿褲竟出現(xiàn)了斷層!
我們把這些紙尿褲放在陽光下仔細觀察,外國品牌產品幾乎都能清晰地看到,黃色部分淤積在紙尿褲下部,而中國品牌產品卻沒有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。
當然,這次體驗活動畢竟是媽媽們的主觀感受,寶寶們排尿多少也具有偶然性。要不,我們在條件相對一致的情況下來比較一番?
四對雙胞胎參與測試
王添輝,從事紙尿褲研究工作12年,是嬰兒紙尿褲領域的資深研發(fā)專家。為了幫我們找到答案,他進行了一次實際體驗測試。
蘇女士、魏女士、李女士、張女士,她們都有著雙胞胎寶寶,正好能充分比較不同紙尿褲的差異。
我們買來市面上比較流行的8款紙尿褲,4件外國產品、4件中國產品,兩兩一組分配到這4個家庭,請這4對寶寶各穿一件體驗一下。
3個小時后,我們看到,4位穿著中國紙尿褲的寶寶,脫下后產品表現(xiàn)良好。
4位穿著外國紙尿褲的寶寶呢?他們脫下的紙尿褲均發(fā)現(xiàn)有斷層現(xiàn)象。不可思議的是魏女士使用的一款美國大品牌產品,竟然還出現(xiàn)了大便側漏!因為畫面污穢,我們打上了馬賽克。
怎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現(xiàn)象?為了弄清楚原因,我們跟隨四位媽媽一起來到實驗室里尋找答案。
紙尿褲厚度測試
紙尿褲過厚寶寶穿上去會不舒服,尤其是夏天,在厚厚的紙尿褲包裹下,汗液無法有效揮發(fā)。如果不穿紙尿褲,寶寶們的排泄物就會污染衣物或者床單。所以媽媽希望紙尿褲可以做得更薄一些,讓寶寶更舒適。
一款美國產品在廣告中宣稱,它是“0.06厘米史上至薄……像沒穿一樣舒適”。
利用實驗室的精密儀器,我們對它進行了測量,發(fā)現(xiàn)這款紙尿褲的中間厚度并不是0.06厘米,而是0.6厘米。
外國紙尿褲在薄厚程度上整體優(yōu)于中國產品嗎?
我們把每樣紙尿褲分別取出10片疊放在一起,然后在這8種樣品的頂端放上相同重量的板子,請4位媽媽拿尺子對它們進行厚度測量。
后,得出了這組數據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薄厚程度上,中國品牌的紙尿褲整體優(yōu)于外國品牌。
紙尿褲反滲試驗
有的媽媽覺得,紙尿褲長效的吸水及鎖水能力,是保證寶寶皮膚干爽舒適的關鍵,也是幫助寶寶遠離“紅屁股”的重要因素。
反滲實驗就是模擬寶寶的尿液能否被紙尿褲充分有效吸收,如果無法有效吸收,部分尿液就會殘留在紙尿褲表面,如果更換再不及時,寶寶稚嫩的肌膚就會出現(xiàn)過敏現(xiàn)象。
試驗人員給媽媽們準備了相同容積的200ml生理鹽水,分別倒入8款紙尿褲的前端;3分鐘后,在產品表面分別放5張濾紙,并用3.5公斤的金屬壓塊壓住。30秒后,取出濾紙,查看濾紙上面會有多少反滲液體。反滲液體越多的紙尿褲,說明吸水及鎖水能力越差。
通過比較濾紙上吸收的水量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反滲試驗中,中國產品的表現(xiàn)也優(yōu)于外國產品。
紙尿褲側漏試驗
紙尿褲如果發(fā)生了側漏,寶寶的排泄物就有可能會沾在床上和衣服上,給媽媽們帶來麻煩。
試驗人員首先把4款外國紙尿褲打開,橫向黏貼在45度壓板上,由媽媽們拉開隔邊,倒入80ml的生理鹽水,觀察隔邊的側漏情況。
很快我們就發(fā)現(xiàn),4款外國產品都出現(xiàn)了側漏現(xiàn)象。而一款價格貴的日本某品牌產品,竟然是側漏嚴重的。
測試開始前,四位媽媽都認為四款中國產品會發(fā)生側漏。但是試驗結束后,她們發(fā)現(xiàn),四款中國產品均未發(fā)生側漏。
紙尿褲滑滲試驗
紙尿褲的吸收速度非常關鍵,如果不能快速有效地吸收尿液,出現(xiàn)漏尿可就麻煩了!在這方面外國產品更占優(yōu)勢嗎?
試驗人員把產品分別打開并縱向黏貼在45度壓板上,量取80毫升的生理鹽水,從固定位置倒進加液漏斗。然后請媽媽們打開儀器的大閥門,讓藍色液體流進這8款產品。
我們觀察這些液體是否會從產品表面滑落,并看看它們在紙尿褲芯體里的擴散情況。
紙尿褲研發(fā)人員王添輝:這片紙尿褲,液體滴下去之后,是順著紙尿褲滑落出去的。另外一片紙尿褲,我們可以看到液體注入進去之后,能夠立刻進入到液體吸收芯體里面,在芯體實現(xiàn)擴散。
滑滲試驗結果顯示,美國的兩款產品表現(xiàn)差,而中國產品則表現(xiàn)良好。
為了更客觀地比較中外紙尿褲之間的差異,2016年9月,國家紙張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依照國家標準對市場上流行的5款外國產品、5款中國產品進行了檢測。
張清文,國家紙張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副主任。他告訴《消費主張》記者,在檢測中,有3款外國產品出現(xiàn)了滑滲現(xiàn)象,而中國5款產品在這方面都沒有出現(xiàn)問題。
另外,張清文發(fā)現(xiàn),這次測試的日本某款紙尿褲產品,在交貨水分這項指標上已經超出了我們國家的規(guī)定上限,檢測結果為不合格。
張清文 國家紙張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副主任:交貨水分反映的是紙尿褲中的水分含量,我們國家標準規(guī)定小于等于10%。如果紙尿褲水分高,可能會導致微生物超標,微生物超標會影響嬰兒的身體健康。
張清文 國家紙張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副主任:從指標上來看,國產紙尿褲的有些指標優(yōu)于進口紙尿褲的指標。
2016年6月1日,新疆消費者協(xié)會在對24件中外不同紙尿褲比較試驗后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中國產品數據表現(xiàn)并不輸于外資品牌,性價比較高,反而不少外國產品發(fā)現(xiàn)了問題。
中外紙尿褲的差異
龔秋陽,國內某大型紙尿褲企業(yè)的生產廠長,在紙尿褲行業(yè)已經工作了20年。他告訴《消費主張》記者,中國的紙尿褲在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上就跟外國紙尿褲不一樣。
紙尿褲生產廠長龔秋陽:國外采用的是混合芯體,使用后容易產生斷層,因為它的高分子是跟絨毛漿在一起的,沒辦法起到固定的作用,我們采用的是復合式芯體。
芯體,是紙尿褲的核心,內部的高分子樹脂材料能起到快速吸收液體的作用。在實際生產中如何排列組合它們,中國產品與外國產品是不一樣的。
利用吹風機,我們破拆了8款不同紙尿褲產品,看到美國、日本產品與中國產品內部的確不同。
這些外國產品使用的芯體都是絨毛漿加吸水樹脂;而中國產品使用的幾乎都是無塵紙加無紡布加吸水樹脂。
覃敘鈞,中國造紙協(xié)會生活用紙委員會理事,在紙尿褲領域有著11年的研究開發(fā)經驗,并取得過諸多國家發(fā)明專利。他告訴《消費主張》記者,紙尿褲的芯體研究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也在不斷進化,目前市面上大致有四代芯體產品。
為了清楚辨別不同芯體,覃敘鈞把這四代紙尿褲分別剪開,倒上液體。
覃敘鈞打了個形象的比喻,代單層不分區(qū)的芯體就像是一個面包;第二代單層分區(qū)的芯體是三個面包;第三代多層不分區(qū)的芯體像是一個三明治;第四代多層分區(qū)的芯體就是三個三明治。
紙尿褲研發(fā)人員 覃敘鈞:有一些國外品牌第二代產品是主流,絕大多數還在代產品。國內主流的都是第三代、第四代。
原來,外國紙尿褲大都使用的是代和第二代傳統(tǒng)芯體結構;中國紙尿褲使用的則是第三代和第四代的芯體。
這四代紙尿褲產品,在功能性上又有什么不同?
覃敘鈞分別為我們做了反滲試驗、吸收速度試驗和吸水量試驗。
我們看到,第三代和第四代產品的抗反滲性確實表現(xiàn)突出,濾紙上的水漬明顯要少于代和第二代芯體——
至于吸收速度,我們看到,第三代和第四代的紙尿褲吸收速度遠遠超過代和第二代紙尿褲——
后,是吸水量試驗。通過比較四代產品的初始重量和大量吸水后的終重量,我們看到,第三代、第四代產品明顯占有優(yōu)勢——
我們的“消費主張”
紙尿褲是否“不起坨、不斷層”跟它使用的芯體材料與結構有著密切關系。中國紙尿褲在芯材研發(fā)和生產方面,不僅不落后,而且還處于世界領先水平。
現(xiàn)在,很多中國紙尿褲產品使用的都是新一代復合芯體,外國廠商卻極少使用,因為此類技術生產速度相對慢、產量相對小。
早期中國品牌很難與國際一線品牌抗衡,只能采用彎道超車的方法,以不起坨、不斷層的超薄產品作為差異化切入點,沒想到在技術上取得了創(chuàng)新突破,并逐漸了整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這次測試中采用了安兒樂、爹地寶貝、倍康、名人寶寶、吉氏等5個品牌,整體表現(xiàn)明顯優(yōu)于國外品牌。
在線咨詢